方案背景
圍繞“履行出資人職責”的監管核心,搭建國資國企在線監管平臺,建設統一數據采集平臺,通過實時數據抽取、在線填報、網絡爬取、政務信息交換等多種方式,實現國資監管的數據同源、實時監控、交叉驗證,提高監管的實時性、有效性,構建國資國企信息化監管數據中心、建設覆蓋系統內各監管企業的信息化應用系統,著重開展“三重一大”決策運行、大額資金支出動態監測、財務、產權、投資、責任追究、黨建等核心業務應用建設,促進形成上下聯動的信息化監管格局,實現國有企業業務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全程、實時、網絡化監管,實現對國有資本存量、增量以及國有經濟運行態勢的動態分析,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信息化監管體系并持續發揮作用。
方案架構
方案內容
1、數據采集應用平臺
根據對國資監管業務的理解與分析,將各監管業務中共享、共用的指標進行梳理,明確此類指標的數據采集入口,通過系統直連、數據抽取、人工填報、互聯網爬取等方式,實時動態提取企業真實生產數據及相關數據,真正實現“政出一門、數出一家”,避免在不同監管業務系統中相同指標在相同期間的數據較大差異。
2、政務信息共享交換平臺
第三方權威數據主要通過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通過共享交換體系的建設,各政府部門之間建立統一的數據共享與交換標準,打通各機構之間的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
3、國資監管大數據中心
搭建涵蓋省本級、地市國資委全級次的國有企業信息數據庫,建設省國資監管大數據中心,建立數據標準規范、數據治理體系、數據服務機制,為信息數據的采集、存儲、流轉、應用提供平臺和通道。形成省國資監管數據中心、業務協同支撐中心、國資監管決策支撐中心以及政府大數據智庫。
4、國資監管業務應用平臺
積極利用信息技術,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緊密圍繞國資委中心工作和國資監管工作需求,加強國資監管信息系統建設,實現數據采集及時化、業務處理自動化、信息利用共享化、業務流程協同化,不斷提高國資監管水平。
5、綜合辦公平臺
建設委內綜合辦公平臺,實現委內自動化無紙辦公,高效提升文件歸檔、流轉、共享以及與集團企業的收發文等綜合辦公效率,并在此基礎上增加豐富的移動應用,定制開發APP應用程序,配套云業務辦公平臺,支持豐富的移動終端應用。
6、企業服務平臺
提供各級企業的專用辦公窗口平臺,以出資人監管信息化平臺為核心,整合全部信息系統,建立統一工作平臺,實現“用一個賬號、進一個平臺、辦所有事”,切實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委內各處室及與企業間的良性互動。財務管理云服務的建設將提高企業整體財務管理水平,優化財務工作方式,主要功能包括全面預算、集中核算、費用控制、合并報表等。
7、智慧決策分析平臺
智慧決策分析云平臺是為整個項目提供了數據可視化展示能力,數據可視化通過多維度深入挖掘數據之間重要的關聯關系,將若干關聯性的可視化數據進行匯總處理,揭示數據中隱含的規律和發展趨勢,從而提高數據的使用效率。
應用價值
1、統一平臺,國有企業各類信息動態實時更新
逐步實現國資信息化統一平臺下的國企人事、資產、財務、機構數據全程數字化和網絡化,不斷提高平臺數據的準確性、安全可靠性、傳輸共享便捷性及使用操作的簡易性。通過對獲取的各類人事、會計、財務數據進行切片、切塊、聚合、鉆取、旋轉等操作,形成多個角度、多個側面、多個層次的直觀決策信息,實現全面、動態掌握國有企業經營狀況的目的,實現國企又好又快的跨越式發展。
2、加強國資監管水平,提高行政效能
實現國家、省、市三級國資管理業務聯網運行,形成上下聯動的網絡化國資管理模式和貫穿國資主要業務的政務信息化體系,資源監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各級國資管理部門、各項國資管理業務及國資工作的全生命周期。逐步推行網上審批和行政效能監察,全面提高行政執行力。
3、公眾服務便捷有效,部門形象持續提升
面向社會提供全面快捷的“一站式”對外服務,滿足國家、相關行業和社會公眾對國資信息的廣泛需求,適應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改革方向。同時通過建立統一的國資門戶網站,推行網上受理和信息查詢工作,全面實現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初步形成國資委信息共享機制和信息化服務體系,基礎信息基本實現系統內共建共享,并發布權威的國資信息。
4、企業間優勢資源調配融合,應對風險能力顯著增強
由于市場競爭環境激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充滿了諸多的不確定性。為適應現代企業資源重心向知識的轉移的趨勢,適應國企在更加復雜多變環境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通過利用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統一平臺,集中配置國有企業最優勢資源,加強國企戰略協作實現跨企業配置資源與共享,獲得最佳資源配置效率,減少投資成本,縮短建設周期等優勢。不斷提高國有企業應對市場風險能力,維護國企的健康發展。